本文刊發于2024年11月6日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趙毅、張澤萌 報道:一項“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發、一個“荊劍鋒創新工作室”成果的推廣、一摞各類創新獎項的證書以及一次次航班截載時間的縮短。創新路上的個個碩果,是河北機場集團緊跟國家戰略布局和發展趨勢,培育新質生產力,大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更是實現了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創新平臺的搭建,構建了產學研用的合作橋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與新技術、新設備應用的融合,促進了安全裕度、運行效率、服務品質、管理模式的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與激勵辦法、創新評審的互動,激發了全員的創新創造活力……近年來,河北機場集團聚焦機場安全、服務、運行、經營需求,綜合考慮現實條件,向“新”而行,“質”煥新生,在實踐探索中走出了一條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河北機場集團已取得知識產權22項,多項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報。聚焦安全裕度、服務質量、運行效率和經營水平提升,2019年以來自主完成科技創新項目5項,8項正在實施中,2024年謀劃新立項9項。通過與外部科研機構合作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其中與首都機場科技公司合作研發的“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已推廣至國內17家機場進行應用。 聚焦主體培育 打造多層次創新平臺 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沒有科技創新引領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空中樓閣。 近年來,河北機場集團堅持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把自己擺在創新的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搭建技術、人才、場地等多層次的高水平創新平臺,形成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為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 
從2019年組建信息技術部到2021、2024兩次調整組織機構,繪制智慧機場建設藍圖的職能優勢不斷凸顯、專業水平顯著提升,驅動產業創新的信息化技術不斷完善、數字化手段持續增強;從今年3月與中國移動河北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打造的“5G+智慧機場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成立再到8月與首都機場集團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科技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就科技賦能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研究河北機場集團數智化布局;從“荊劍鋒創新工作室”到各基層單位創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筍涌現,員工才華施展舞臺不斷拓展,創新活力充分涌流。 與首都機場科技公司合作研發的“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參與的“面向業財融合的機場航空服務數字化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23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21年度獲得首都機場集團科技創新獎一等獎,2023年獲得首都機場集團科技創新獎三等獎。“荊劍鋒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啟動創新項目共12項,完成《通航飛行訓練計時軟件》《庫存管理系統》等9個項目,其中5個項目已基本實現成果轉化,3個項目成果取得軟件著作權。2019年12月獲評秦皇島市第六屆“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2022年3月獲評第八批“河北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河北機場集團參股的河北航信空港網絡有限公司在2021年12月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23年第二次獲評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聚焦重點突破 著力補齊運行短板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行業融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河北機場集團聚焦生產運行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按照“平臺+應用”的建設思路,河北機場集團優先啟動安全運行管理平臺、生產運行平臺、旅客服務平臺建設。安全運行管理平臺,融合四大區,與門禁、圍界、手報等系統聯動,突發事件實時監控;生產運行平臺覆蓋所轄干支機場,整合機場、航司、空管、駐場單位的交互信息,引接智能生產運行系統、航班進程管控系統、機坪綜合管控系統等10余個信息系統數據,航班保障全鏈條和人、車、航空器全要素集成展示;旅客服務平臺上線“河北機場旅客服務”微信小程序,將線上服務功能與線下服務保障全面融合,目前已經推出航延登機預約提醒、特殊旅客預約等50余項服務。 除此之外,河北機場集團積極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檢得快、檢得準、能預警”,道面健康檢測機器人的到來實現了機場跑道的定期體檢,全面分析,為機場制定預防性措施提供了參考依據;“視頻+AI算法”的結合,實現了施工現場的智慧監督,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安全能力不斷提升。 
同時,河北機場集團高度重視數據資產價值,打造數據中心,開展數據治理,目前已廣泛采集航司、空管、航油、省交通廳等內外部單位30個系統數據資源,累計58類、超十億條,面向26個系統提供數據服務。基于“數字引領,智慧賦能”的工作思路,河北機場集團開展“數據慧用”品牌建設,先后自主開發了每日生產運行簡報、航班實際截載時間、靠橋率、登機口熱力分布圖等20余項數據統計分析報表,助力機場集團運行效率、服務品質全面提升。其中,航班實際截載時間、靠橋率報表的開發在輔助決策上發揮重要作用,實現石家莊機場對外公布截載時間28分鐘,成為千萬級機場中對外公布航班截載時間和實際截載時間均最短的機場;靠橋率2023年全年平均94.76%,位居華北地區首位。 聚焦氛圍營造 激發全員創新活力 人才作為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近年來,在河北機場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河北機場集團創新人才管理,激發人才活力,在全集團范圍內逐漸形成了一種“創新、創優、創先、創效”的濃厚氛圍。一系列前瞻性的制度辦法和有力的支持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創造熱情,為河北機場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本文圖片均由河北機場集團提供) 一方面出臺激勵辦法,表彰那些爭優創新、在推動河北機場集團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作出貢獻的基層組織和個人,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共對142個基層組織、118名個人進行表彰,并兌現獎勵,對2名勞務工進行轉錄,對19名基層組織帶頭人和個人在年度綜合考核時評定為優秀等級,對16名基層組織帶頭人和個人在年度綜合考核中進行加分。另一方面開展創新評審,深入實施“五小”創新活動,完善低代碼創新需求“揭榜掛帥”工作機制,鼓勵員工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立足崗位,針對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開展技術革新,以最小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其中,“荊劍鋒創新工作室”開發的“庫存管理系統”,實現物資信息錄入,到入庫、出庫、退庫、盤點、查詢以及報表制作的全鏈條功能覆蓋,為河北機場集團節約采購資金30萬元,榮獲首都機場集團2023年“五小”創新優秀項目獎。 今年開展的河北機場集團第三屆“青年創新設計大賽”暨2024年第二次“五小”創新評審余熱還未消散,低代碼開發的熱情正如火如荼,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累計至今河北機場集團已實現“五小”創新成果90余項,低代碼創新項目共申報16項,上線3項。 下一步,河北機場集團將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推動業務數字化改造,加快繪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編輯:李季威 校對:金杰妮 審核:韓磊)
|